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博物院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共同培育国家珍稀濒危植物

作者:杨英/文 梁博/图        发布日期:2024-05-11     

五月芳草萋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博物院获得一批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苗,种苗来自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捐赠。5月7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博物院举行捐赠仪式。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吴逊涛、科研科、生态产业发展科同志参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张振华副主任颁发捐赠证书,博览园办公室主任刘寅、绿化养殖部部长曹小龙及工作人员杨英等参加了捐赠仪式。

本次捐赠的光叶珙桐、庙台槭、马蹄香、秦岭岩白菜等种苗均引种于海拔1300米的太白山珍稀濒危植物繁育回归实验园。


张振华副主任高度重视这批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苗的引进,将三株光叶珙桐移植园内三处不同环境下进行训化展示、庙台槭种植于野生植物引种训化圃(三区),马蹄香、秦岭岩白菜种植于秦巴山区林下特色草本植物种植资源库。


光叶珙桐是珙桐的一个变种,是一种孑遗植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中的珍品(中国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中国特有的单属植物,系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珙桐花两瓣纯白如雪的苞片垂挂枝头,像白鸽展翅,跃跃欲飞,西方植物学家因其花形而将珙桐誉为中国鸽子树。珙桐还有着“植物界活化石”和“植物界大熊猫”的美誉。光叶珙桐对生境要求极为苛刻,喜欢温凉湿润的环境,一般只有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才能自我繁殖。光叶珙桐的引进具有重要的科研、经济及观赏价值。


庙台槭是我国第一批公布的三级保护植物,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将庙台槭列为易危种(VUA2c),2021年重新将庙台槭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庙台槭树形高大,叶型优美,果型奇特,种群数量稀少,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树皮、叶子和果实均可作为栲胶的原料。不仅可以作为化工原料,而且是重要的现代园林绿化树种,庙台槭的引进对于槭属的系统演化研究也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其中多年生草本“马蹄香”既是珍稀濒危植物,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属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也是马兜铃科现存最原始的种类,经第四纪冰川作用后在中国的华中及西南少数省(区)残存下来, 生于海拔600—1600米山谷林下和沟边草丛中。2021年,马蹄香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Ⅱ级。


秦岭岩白菜又名盘龙七、雪里花,是秦岭岩石上的神奇白菜,主要生长在海拔1500米—2800米间的岩石缝隙中或是边缘附近。它是虎儿草科岩白菜属最原始的种,也是中国特有种植物,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易危物种。野生岩白菜资源在20世纪80年代中厚期就开始萎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濒于枯竭。目前,一些科研所单位投入了大量资源对该物种进行保护、研究和开发。


通过本次捐赠活动,合作共赢路更宽,双方表示希望通过这种特殊的科研成果共享方式,在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繁育、驯化培育、园林应用、自然教育、植物分类学等工作方面,加强交流、相互促进,更好地服务农林院校的教学和科研的同时,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博物院树木园这次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苗的引进,为风景园林艺术学院、草业学院、水保学院、林学院等的多个专业所提供的教学和科研支持开辟了新的领域,提高了社会各界人士对植物有了更高的认识。


沙砾成漠,草木成林。张振华副主任谈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博物院树木园建设中,我园将继续挖掘各方面的植物种植资源,继续引进国家保护植物、濒危植物和国内外各种名优植物新品种,丰富树木园植物种植资源库。同时与生态紧密结作,切实做好树木园的建设和发展及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引进工作。

编辑:蔡文慧     终审:张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