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科普中心» 特色活动

科普活动

       发布日期:2022-04-13     

一、 科普中心成立及首批科普基地授牌

学校科普中心是20209月21日宣布正式成立,并召开了第一会议。科普中心挂靠博览园,博览园主任傅朝荣兼任科普中心主任,博览园副主任魏永平、科研院综合处处长齐涛(由于工作调整现在为张正新)、教务处副处长李景星分别兼任科普中心副主任。科普中心的成立有助于推动学校科普工作,倾力打造具有西农特色的高校知名科普品牌,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20213月31日,进行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批科普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博览园、斗口试验站等11个单位为我校首批科普教育基地。罗军副校长为11家科普教育基地授牌。

二、开展工作

第一,编制了学校十四五科普发展规划,召开了2021年度科普中心工作总结大会。

第二,启动了第二批科普基地申报和首批科普项目申报评审工作,12家单位申请第二批科普基地,16个单位申报了首批科普项目。

第三,自首批科普基地授牌后,各个基地均开展了大量的科普工作。

首先,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了“走进苹果世界、探索苹果奥秘”、“探索植物奥秘”等多场科普活动,康院士、马锋旺等教授为中小学生做了多场科普讲座,《一孔窑洞走出两院士》等反映康振生院士等科学家先进事迹的视频给中小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2022年还成功举办第一届微结构摄影大赛。

火地塘试验林场开展了以“捡拾小垃圾,保护大秦岭”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咸阳试验站针对中学生做的捡拾麦穗劳动体验活动。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并发布“黄土地的守护者——走进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普片。

博览园由于是科普工作主体单位,开展的工作相对比较多。一是依托博览园丰富的资源针对科普活动对象,策划“科技创新,筑梦成长”(进校园)、“科技创造未来 助力乡村振兴”(进社区)、“农业科技改变生活”、“小昆虫 大科技”等6个主题活动,并设计制作了科普展板;二是依托科普大篷车开展科普进校园,先后走进18所中小学,开展各类科普报告19场次;三是开展科普社区,助力乡村振兴,以“科技创造未来 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先后走进合阳、宝鸡、杨陵等6农村社区。免费发放科普图书、明白纸和米面蛾诱捕器6000余份,举办2次培训。四是依托博览园科普基地组织了具有农科特色的科普活动15场次;五是利用官微科普专栏发布科普短文192篇;六是以研学为抓手,推出多套研学体验产品,最近推出的《小木匠 大智慧》科学实践课,成为杨凌中小学生周末的热门体验课;七是举办昆虫画展两次、微景观优秀作品展一次。

眉县试验站等各基地都做了大量的科普工作。

三、取得荣誉

1、基地

园艺学院、场站中心、博览园被认定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场站火地塘林场、博览园获批第五批全国林草科普基地

博览园入选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获批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2、荣誉

植物免疫团队荣获“西迁精神先进团队”称号

科普图书《植物学家养成记》正式出版,并荣获获陕西省科技厅优秀科普作品奖

农林科大博览园科普团队获中国科协“点赞﹒2021科普中国”年度科普人物(团队)提名;

“小昆虫大科技,助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科普项目获中国科协2020年度科技志愿服务典型事迹。

博览园荣获2022 年“典赞•科普三秦”活动优秀科普场馆

伪装大师和昆虫歌手移动科普展箱荣获“点赞·科普三秦”优秀移动科普展,并推荐到中科协,入选“点赞﹒2022科普中国

科普讲解大赛6次获奖:2021年农学院本科生刘金鑫获陕西省自然资源厅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蒲雨萌、路元元分获陕西省科普大赛三等奖。2022年,博览园讲解员荣获首届全国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二等奖陕西省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 赛,博览园讲解员蒲雨萌、马悦分别荣获大赛一等奖、三等奖。

3、项目方面

“智惠行动·百会百县乡村行” “乡村振兴 志愿有我”中国农学会基层行活动

博览园获批中国科协科普部2021年度推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第四批项目:昆虫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