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为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举行“中国蝴蝶之乡”授牌仪式。此次授牌充分肯定了“中国·红河蝴蝶谷”得天独厚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标志着蝴蝶谷的保护开发迎来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刻,也为金平县马鞍底乡打造成科考研学目的地、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基础。

中国蝴蝶之乡授牌仪式现场
中国·红河蝴蝶谷位于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马鞍底乡,与越南交界。每年5、6月份,箭环蝶在短时间内大量集中羽化成蝶,在树林间、小溪旁、山林小路上大量扎堆及漫天飞舞形成的季节性景观。形成“蝴蝶大爆发”, 形成一道世界罕见的生态奇观。今年爆发的蝴蝶总数在1亿只以上,爆发期将持续至6月底。蝴蝶博物馆馆长杨镇文说,这里一共有320余种蝴蝶,包括中国最珍稀的金斑喙凤蝶、中国最原始古老的棒尾喙蝶、中国最大的金裳凤蝶、中国最小的长腹灰蝶等。6月5日上午在马鞍底乡彪水岩景区蝴蝶博物馆进行了“中国蝴蝶之乡”授牌仪式,由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理事长花保祯教授和金平县委副书记县长吴华昊共同进行了揭牌。


揭牌仪式现场

箭环蝶聚集
6月4日下午在马鞍底乡召开了“中国·红河蝴蝶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讨会。金平县副县长王艺霖主持,县委副书记、县长吴华昊介绍了金平生物多样性资源的概况。来自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基金会、西南林业大学、西南理工大学、金平县等20余位专家就当地蝴蝶资源保护与利用进行了充分研讨。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研讨会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研讨会与会专家合影

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1996年6月由中国著名昆虫学家周尧教授创建,隶属于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挂靠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蝴蝶分会创建20多年来,发展会员500多人。蝴蝶分会的主要工作是积极组织有关蝴蝶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进行科学考察活动;普及蝴蝶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编辑出版蝴蝶的学术或科普书刊;加强与国内外有关学术团体和蝶类工作者的友好联系;教育会员及群众保护蝶类资源、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