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科协公布了“典赞·2021科普中国”年度科普人物提名(全国共30个,人民日报2022.1.10整版刊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科普团队荣获年度科研科普人物提名(全国共10个),团队由相关博物馆的专家教授、博览园宣教部及科普中心专职工作人员、大学生志愿者共同组成。致力于科普研学、科普进校园、进社区,在农业科普宣传与推广,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绩。
年度科普人物提名荣誉证书
人民日报整版报道
打造高水平的人才团队,为农业科普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能”。经过数年积累,博览园科普团队逐步发展成的一支“理论水平高、服务意识强、志愿者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志愿团队,其中兼职教授30人,专职科普工作者16人,同时每年还招募大批研究生和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分队科普讲解服务也形成专职讲解、专家教授讲解、大学生志愿者兼职讲解及小小讲解员四大团队。自2018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级科普讲解大赛奖4项,省部级科普讲解大赛奖23个。
专职讲解荣获2020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获三等奖
专职讲解荣获2020陕西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
发挥资源优势,创新驱动,打造农业科普品牌。团队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馆、动物馆、植物馆、土壤馆、中国农业历史馆和于右任教育思想纪念馆,自2009年开始,12年来以传播科技和优秀文化为己任,自主策划了六十多项主题活动,原创性开发了近100项科普主题展,研发集成120项科普互动展品,线上开辟了24个栏目推送5474篇科普短文,浏览量超过百万。其中“小昆虫大科技,助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科普项目获中国科协2020年度科技志愿服务典型事迹。此外,团队不断挖掘展品背后蕴含的社会性问题,结合时事热点,先后设计推出“昆虫与人类、保护国门生物安全,共建美丽家园、昆虫与人类健康”等10项原创科普展项,宣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自主研发蝴蝶微饲养、昆虫标本采集、植物日记等体验课程29项,研发集成出“小昆虫大科技”系列互动展品,大大提升了青少年入园研学效果。
“小昆虫大科技”系列互动展品---昆虫六足机器人
研学团队在新改造的昆虫博物馆内参观学习
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证书
常年坚持科普进校园、社区、农村,延伸科普触角,助力公众科学素养提升。在专家教授的带领下,团队深入学校、社区、农村展开昆虫科普巡展巡讲,依托科普大篷车,自2009开始,先后与300多所大、中、小学共建校外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年均开展科普进校园40多所。2020年至今,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大环境下,累计走进67所中小学校,8个社区,深入镇巴、合阳等贫困县开展教育帮扶12次,发放科普资料近60000份,开展《会飞的花朵-蝴蝶》、《奇妙的昆虫世界》、《微型杀人机器-蚊子》、《蝗情告急-呼唤生态治理》等各类昆虫巡讲63场次,受益人数达到6万人次,全面提升了中小学生、城市社区人员以及乡村老百姓的科学素养。
开展讲座《蝴蝶——会飞的花朵、翅膀上的财富》
开展讲座《奇妙的昆虫世界》
“典赞·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主办的评选年度科普典型的活动盛事,创始于2015年,到今年已经连续举办7届,通过盘点年度科普的人物、作品、事件和谣言,在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科普领域影响力最大的品牌活动之一。“典赞·2021科普中国”年度评选共有包括相关部委、央企、全国学会和省级科协等144家单位参与推荐,共计1344项参评项目,最终评选出基层科普人物提名10位、科研科普人物提名10位、媒体和社会科普人物提名10位以及科普图书提名10个、科普影视频提名10个、科普展览展品提名10个、网络科普作品提名10个。